起步階段
這階段主要是二次大戰後(1945年)到60年代初。二次大戰以後,香港工業生產的局勢開始有了變化。從中國內地來的一批工業家,特別是上海棉紡廠的資本家,不僅帶來了技術、技能、資本和部分熟練工人,而且還帶來了與出口市場的聯繫,使香港紡織業逐步建立和發展起來。
1947年,內地移民建立起香港第一家紡織廠,到1951年,安裝紗錠已由6,000個增至18萬個。1950年,香港進出口貿易達75.03億港元,其中出口(包括轉口)佔37.15億港元。在出口總值中,香港本土生產的產品,約佔10%左右。香港已經有了發展工業的初級基礎。
但是,促使香港製造業迅速起步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香港經濟結構的第一次轉型。
|

一家紡織廠的檢查室內,女工正檢查剛從織布機編織成的布匹。.

一家紡織廠的實驗室內,技術員正對棉線及布料進行測試,以確保每個生產程序皆保持統一水平及高質素。

紡紗機房一角的工作情況

圖中女工正在壓製雨傘的彈弓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