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初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成功,在政治上較前進的婦女多穿著簡單樸素的衫褲,衫長逾膝,領高及頷。稍後又流行起襖裙(上衣下裙),時稱「自由裝」。至於男性,變化則沒有這麼大,除剪了辮子外,服裝還是跟傳統一樣。然而,那些買辦及知識份子等,在某些場合已開始穿上西裝來了。
至民初一九一九年,五四運動爆發。新文化,新思想掀起,許多外國留學生回到中國後,起了先鋒的作用,將中西文化融匯在一起,服裝亦漸漸西化。另外,西方的縫紉方式亦開始流行,特別是旗袍的演變,便是吸收了西洋服裝之式樣,不斷改進而定型的。在二十年代,改良的旗袍出現了。到三十年代,上海、北平等大城市,已是旗袍的天下了。
|

開埠初期,華洋雜處的服飾。
 
民初男裝長衫及女裝衫裙。
|